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 > 侨博动态
舞剧《侨批·家国》江门公演 以“侨批中的党史”全新视角串联剧情

2023-10-11来源:中国侨网 【字体:

舞剧《侨批·家国》展现了江门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爱家的精神。

舞剧《侨批·家国》展现了江门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爱家的精神。 郭永乐 摄


  江门日报讯 (记者/黎禹君 通讯员/陈科明 吴圣平 实习生/李艳玉) 10月10日晚,由市委宣传部策划出品,五邑大学、市文联等单位承办的江门原创侨批题材舞剧《侨批·家国》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公演。这是江门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主动担

当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具体行动,也是坚持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江门华侨文化内涵的最新成果。


  当激昂的旋律响起,序幕《金山客》、一幕《护国愿》《启明星》、二幕《山河破》、三幕《天使岛》《码头上》《唐人街》、四幕《报国志》、五幕《国之殇》《红旗飘》、尾声《家国情》逐一上演,江门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爱家的一幕幕让人动容,震撼观众心灵。


  舞剧《侨批·家国》以“侨批中的党史”全新视角进行剧情串联,以江门华侨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塑造了以黄齐家、余振国、梁颖为代表的爱国青年形象,为追求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实现民族复兴而孜孜以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内容涵盖多个宏大历史事件,剧情曲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当代价值。


  饰演黄齐家的刘锦城说:“黄齐家的成长经历就是从一个懵懂青年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不惧生死的爱国奋斗者,我从中能感受到当时爱国情绪的热烈,以及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决心。”


  市直有关部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县(市、区)干部以及江门好人、道德模范等各界代表参加观演活动,演出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纷纷表示《侨批·家国》不仅是舞蹈艺术的盛宴,也是侨批活化的创新呈现,更是华侨精神的时代回响,让人倍感振奋。


  “《侨批·家国》讲述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们心系家乡、不求回报、热忱报国,让我十分感动、深受振奋。”观看演出后,“中国好人”、蓬江区白沙街道居民岑奕浩说,“华侨精神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为侨乡多做好事,为家乡发展多作贡献。”


  相关新闻


进行本土化培育,以新面貌“回家”公演

《侨批·家国》迸发出新活力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实习生 李艳玉


  通讯员 陈科明 吴圣平


  近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侨批保护研究的前沿重镇。时隔两年整,10月10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出品的江门原创侨批题材舞剧《侨批·家国》以新面貌“回家”公演,成为全省首个以“揭榜挂帅”方式进行本土化培育的文艺作品,让侨批文化迸发出新活力。


  细细品味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侨批·家国》以“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为载体,浓缩演绎了华侨群体长达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折射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壮阔征程,见证了侨批背后浓浓的家国情怀,用舞蹈擦亮“世界记忆遗产”名片。


  “这是一次推动文艺精品从大雅之堂到百姓舞台的回归,是一次打造文艺精品和培育本土文艺人才相结合的创新探索,是一次文化惠民和艺术普及的重要实践。”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结合侨乡特色

  舞剧更接地气且大众化


  侨批是一种信件、汇款单合一的邮政传递载体,被誉为“岭南敦煌文书”,是世界记忆遗产。


  江门侨批以数量多、历史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等特点,在世界记忆遗产保护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16万件侨批中,江门侨批文献有近5万件,现存最早的侨批也出自江门。


  时间拨回2021年,市委宣传部着眼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策划推出了首部侨批题材舞剧《侨批·家国》,并于2021年10月10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首演,成为江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艺术化代表性成果,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赢得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好花常开,如何让这部江门本土的舞台艺术精品常态化展演?为把该剧搬回江门、留在江门,实现常态化演出,2022年,市委宣传部开全省先河,以“揭榜挂帅”方式对舞剧《侨批·家国》进行本土化培育。经过长达1年的精心打磨,舞剧《侨批·家国》将在侨都江门举行两场公演活动。


  《侨批·家国》讲述了百年党史中华侨华人热忱报国的故事,舞剧分为七幕。与首演的芭蕾舞版相比,此次公演版故事性不变、艺术性不变、思想性不变,但创排团队、表演队伍基本上以本地的文艺队伍为主,实现了本土化落地。表演形式上,舞剧从芭蕾舞改为现代舞,增加了具有江门元素的道具和舞美,更接地气且大众化。


  该舞剧总导演王宏是国家一级编导、陕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在他看来:“这次舞剧的主要特点是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结合江门的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文化符号,增加了可看性,故事性也更强。”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侨批·家国》音乐总监陈娅表示,公演版融入了更多江门民间小调,运用了竹笛、高胡等大量民族乐器,更加凸显侨乡特色,“在‘揭榜挂帅’机制下,大家跨界整合、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侨批进一步走出‘深闺’,为文化‘双创’插上翅膀,充分发挥了1+1>2的叠加效应”。


  如何让文艺精品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是我们党对文艺战线一贯的方针政策。不只是《侨批·家国》,面对缺乏本土专业艺术院团支撑、充裕资金支持等诸多困难,市委宣传部牵头,通过“跨界整合”方式,聚集全市各领域文化艺术人才,链接国内优秀文艺演出力量,共同推动一批江门“侨题材”舞台艺术作品进行本土化“再造”(即本土化演员、常态化演出、精品化打磨)。


  运用舞蹈语言

  更好传播侨批中的故事


  作为侨批研究保护活化的重镇,近年来,江门市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围绕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好侨批文物,深入挖掘和展示蕴含其中的诚信观念和家国情怀,形成了独具江门特色的侨批保护活化运用升级路径,江门侨批走出“深闺”,重焕活力,成为江门讲好广东故事、中国故事的重要文化载体和凝聚海内外侨胞共识、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纽带。


  以舞剧形式讲述江门的侨批故事,是市委宣传部推动侨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新探索。一方面,江门是“中国舞蹈之城”,通过舞蹈的形式来呈现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打造舞蹈之城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舞蹈是世界语言,用舞蹈来讲侨批中的故事能更好地开展国际传播。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刘进表示,舞蹈艺术生动直观且具有感染力,“《侨批·家国》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侨文化,通过舞姿、旋律等艺术的美,把侨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传播,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更深刻体会到五邑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爱家的家国情怀。”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钢华表示,舞剧《侨批·家国》的公演实现了“三个转化”,一是艺术表演形式由高雅的芭蕾舞转化成更通俗的现代舞,真正实现了艺术走向大众化,更容易看懂;二是舞剧故事情节由宏大的家国情怀通过一封封侨批转化为真实感人的华侨故事,属于侨乡江门的元素体验感更足,更容易引起共鸣;三是演员对题材理解上由单纯的动作还原呈现转化为本土演员更有张力的故事表达,侨乡人读懂侨乡事,让情感表达更浓厚真挚。


  《侨批·家国》不仅是侨批文化的艺术化创新呈现,更是百年华侨精神的时代回响,对江门以侨批故事讲好侨乡故事、中国故事,凝聚侨心侨力,画好最大同心圆具有重要意义。该剧在家门口上演,为侨乡人民奉上文化艺术“大餐”的同时,也再次用舞蹈擦亮“世界记忆遗产”名片,让江门侨批重焕活力,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江门的文化底蕴很深厚,作为江门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眼界,打开自己的思路,舞剧《侨批·家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江门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桑云霄认为,“《侨批·家国》运用舞剧这种艺术方式,对侨批进行活化和传播。我们要用新颖的、现代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让更多人走近优秀的传统文化。”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推动以侨批为代表的华侨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打造华侨文脉传承地、国际传播示范地、文化创意新高地等“10张城市名片”为抓手,推动江门文化强市高质量发展,并充分发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的战略资源优势,让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成为促进中华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让世界更好了解江门,读懂中国,形成同中国侨都相匹配的城市显示度。




© 2020- 现在 广东华侨博物馆 粤ICP备11022067号

主办:广东华侨博物馆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本网站用IE8.0以上浏览器、1080*720分辨率获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