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5来源:本网 【字体:大 中 小】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1月24日,“侨博讲堂”(第一期)《风雨同舟70载——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在广东华侨博物馆成功开讲,讲座由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广东华侨史》编委会主编张应龙教授主讲,来自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华人》杂志社等涉侨单位和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公众100多人现场聆听讲座。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张应龙教授做精彩讲座
讲座由广东华侨博物馆张康庄副馆长主持,他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宣传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弘扬侨胞及侨界爱国精神,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贡献力量,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更好服务和回馈社会公众,广东华侨博物馆自2019年起将定期举办“侨博讲堂”,以期提升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扩大广东华侨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本期讲座的主讲嘉宾张应龙教授是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现任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广东华侨史》编委会主编、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华侨华人文献学刊》名誉主编等职,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华侨华人史、侨务政策与工作研究、侨乡研究等,发表学术专著和论文多部(篇)。张应龙教授在讲座中从几个方面对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包括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关系的背景演变及历史阶段,华侨华人对新中国在科技、体育、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关系的几个特点,即心系中国的和平与发展、梦萦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情系中国的繁荣和富强、盼望中国完成和平统一大业等。张教授对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的关系谈了自己的几点认识,他说,海外华侨是支持中国进步事业的先锋,爱国爱乡精神(爱国主义)是海外华侨与中国关系的本质所在,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的关系归根结底为根、魂、梦,即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讲座受到了现场听众的热情欢迎,多位听众积极提问,与张教授进行互动交流,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广东华侨博物馆举办“侨博讲堂”目的在于致力打造服务社会公众的工作品牌,是博物馆积极为侨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首期讲座的成功举办积累了有益经验,树立了信心。今后广东华侨博物馆将继续定期举办“侨博讲堂”系列讲座,推广宣扬华侨历史文化,助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